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本刊的方针及任务是贯彻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交流有关疼痛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的预防治疗方法,以便促进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使国际疼痛医学界通过每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及时了解中国疼痛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国际交流。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各科医务工作者和研究疼痛原理的科研、教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出版部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98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41/R

邮发代号: 82-83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国际刊号:1006-9852
  • 国内刊号:11-37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

    癌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症状,目前已被广泛看作癌症患者的第五生命体征.癌痛不仅引起患者躯体的不适,同时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等多方面干扰和破坏患者的生存质量.即使在发达的国家,仍50%~80%的癌痛患者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因此有效的止痛治疗尤为重要.癌痛治疗的目的在于使癌症患者自身减轻所承受的巨大痛苦,改善消极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延长患者的生命.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应用复......

    作者:元建华;赵清梅;廖燕;李建旺;彭大为;王美清 刊期: 2015- 01

  • 三叉神经痛温控射频热凝术后化脓性脑膜炎治疗体会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是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温控射频热凝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较确切的微创治疗手段.三叉神经痛温控射频热凝术后合并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meningitis)是较少见的并发症.现报道本院三叉神经痛患者温控射频热凝术后化脓性脑膜炎治疗体会.......

    作者:张飞娥;徐灵军 刊期: 2015- 01

  • 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影响

    MaKe等[1]胸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取得了良好的疗效,Kim等[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明显缓解了PHN患者的疼痛,凌地洋等[3]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袁燕等[4]经皮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加巴喷丁治疗PHN,迅速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了睡眠质量.PHN是一种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性疾病,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同传统射......

    作者:金文哲;任婷婷;李仁淑;张广建;邱德来 刊期: 2015- 01

  • 多点射频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相关性疼痛、肢体麻木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神经阻滞、物理治疗等效果欠佳;开放性手术的治疗亦有诸多顾虑,而微创介入手术的发展,使得此类疾患的治疗趋于合理.新技术如射频、臭氧等治疗也多集中于小关节源性疼痛的处理[1],针对椎间盘源性疼痛的临床研究少见[2],本研究即通过射频联合臭氧技术,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王晓英;魏辉;陈红帆;李娟娟;曹正培 刊期: 2015- 01

  • 颈脊神经联合副神经阻滞治疗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Torticollis,ST)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表现为局限性肌张力障碍致颈部肌肉不随意性持续强直或阵挛性收缩产生头颈部的异常姿势,常伴有受累肌肉疼痛.Claypool[1]和Castelon[2]报道ST患病率分别为1.2/10万人和5.4/10万人.由于ST的病因、病理尚未完全明确,故目前仍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2006年至2012年我们采用神经阻滞术对收入......

    作者:王志剑;张达颖;张学学 刊期: 2015- 01

  • 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intervertebraldischerniation,LIDH)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椎间盘退变、突出、压迫神经.目前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动物实验研究可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所以建立一种可靠的LIDH动物模型可以为研究LIDH发病机制、探索研究各种治疗方法提供良好的实验载体,对临床疼痛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

    作者:李慧莹;单志婧;翟志超;刘金锋 刊期: 2015- 01

  • 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为疼痛治疗的一项基本技能,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以其广泛的适应症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临床.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临床诊疗技术,实则背后蕴藏很多机理和风险.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的深入研究,特在此与大家一起梳理并展望,使其更精准和安全的应用于临床.......

    作者:卢光;易晓斌;陶蔚;朱宏伟;刘敏;胡永生;李勇杰 刊期: 2015- 01

  • 人体痛阈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痛阈可分为压痛阈、温度痛阈、电痛阈、激光痛阈、化学痛阈和缺血痛阈等,不同测量方法各有利弊.痛阈测定是疼痛研究的常用方法,对痛阈准确、客观的测量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定和预后的判断中起着重要作用.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目前常用的痛阈测定方法大都是以患者自诉出现疼痛时测得的数值作为痛阈,因此痛阈的测量实际上只是一种半客观的测量指标.痛阈的测量受受试者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参考动物......

    作者:毕海金;吴国程;陈红云;周庆辉 刊期: 2015- 01

  • 证实癌症患者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PSIG分级系统在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1.概述和流行病学疼痛是癌症常见的症状之一.大约50%的患者因疼痛而就诊,而高达75%的患者在癌症晚期或进展期会遭受疼痛折磨.癌症患者通常经历两种不同的疼痛,平均20%来源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然而,当该定义被扩展到包括混合性的神经病理性一伤害性疼痛时,大约40%为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NP).......

    作者:Matthew R.Mulvey;康维锦;陈辉 刊期: 2015- 01

  • 慢性疼痛的研究模型、外周和脊髓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疼痛特别是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具挑战的临床医疗和公众健康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慢性疼痛治疗手段繁多但疗效却并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机制认识尚不足,且已知的科研成果尚未转化为临床治疗手段.本文简要总结和讨论目前常用的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炎性疼痛的动物模型、疼痛机制以及慢性疼痛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等.......

    作者:宋莉;宋学军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