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本刊的方针及任务是贯彻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交流有关疼痛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的预防治疗方法,以便促进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使国际疼痛医学界通过每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及时了解中国疼痛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国际交流。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各科医务工作者和研究疼痛原理的科研、教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出版部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98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41/R

邮发代号: 82-83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国际刊号:1006-9852
  • 国内刊号:11-37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年第11期文章
  • 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疼痛行为学的性别差异

    目的:比较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模型大鼠在疼痛发生中的性别差异,从行为学角度对比雌、雄大鼠疼痛发生的时间窗口及疼痛时程差异.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大鼠(雌雄各6只).采用脑立体定位仪注射4μl6-OHDA至成年SD大鼠黑质区(substantianigraparsret......

    作者:孙志宏;徐雅皙;郭凯 刊期: 2017- 11

  • 基于H反射通路探究大鼠慢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机制

    目的:基于H反射探究大鼠慢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yofascialtriggerpoints,MTrPs)的发病机制.方法:16只7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对腓肠肌定点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模式进行连续8周造模.造模结束后两组均正常饲养4周.12周结束后,检测MTrPs造模成功指标(即紧张带、局部抽搐反应和自发肌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H反射的诱发实验,采集引发H波的阈......

    作者:刘琳;刘庆广;薄成志;黄强民 刊期: 2017- 11

  • 综合疗法治疗少儿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颈源性头痛是疼痛门诊的常见病,值得注意的是,该病正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少儿颈源性头痛病人日趋增多.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枕部、耳后部疼痛,可放射至头顶、前额、颞部,病程较长者常伴随精神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疼痛剧烈发作时,用手捶打头部甚至用头撞墙,严重影响少儿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有很多,如口服药物、推拿、理疗、神经阻滞、射频及外科手术等[1,2],但针对少儿这一特定人群的治疗原则尚......

    作者:司娜;徐晖;毛建辉;李琳;王春满;王璐璐 刊期: 2017- 11

  • 椎间隙感染的脊柱内镜扩张管置管冲洗治疗1例

    椎间盘组织及相邻软骨的感染性病变称之为椎间隙感染,是一种少见且病情严重的疾病,其患病率为0.6%~4%,随着脊柱疾患的增多及手术治疗的发展、诊断水平的完善,椎间隙感染的报道有增多的趋势[1~4].椎间隙感染的病因目前尚不明了,目前有三大学说(细菌感染、无菌性炎症和人体自身免疫性反应学说),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细菌性感染[5,6].椎间隙感染目前主要分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一般为制动、理疗及抗生素......

    作者:陶云峰;孟祥;赵勇;陈冉;李亚军 刊期: 2017- 11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脊柱内镜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脊柱内镜手术是近几年脊柱外科、疼痛科开展的一项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部分椎管狭窄症的新技术.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开放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难度高,使得更多的临床医生和病人选择脊柱微创手术.目前国内外开展脊柱微创手术的麻醉方式以局麻为主,目的是术者在术中能充分的和病人沟通,避免出现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国内有文献报道选择局麻加静脉麻醉或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为了能让病人更好配合手......

    作者:孙建民;马旭保;甄龙龙;陈玉婷;胡海平;丁永国 刊期: 2017- 11

  •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皮内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近期疗效观察

    目前临床上将带状疱疹后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者定义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posther-peticneural-gia,PHN),其程度剧烈,性质多种多样,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数据显示PHN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2].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表示据现有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

    作者:王康;贾和平;任彦景 刊期: 2017- 11

  • 伽玛刀分次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支配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的病人,可采用微血管减压、射频热凝、伽玛刀放射外科等治疗手段.伽玛刀因其微创、疗效可靠和并发症少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但因脑干的剂量限制,伽玛刀单次治疗的剂量范围跨度很大,中心剂量70~90GY,疗效差异明显,文献报道治愈率50%~70%[1].相当一部份病人仍需口服止痛药或忍受疼痛煎......

    作者:何春雷;杨欣刚;宋传臣 刊期: 2017- 11

  • 超声引导下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lumbardiscectomy,PELD)因其创伤性、安全性、精确性、并发症等方面比传统手术有明显优势,已逐渐成为脊柱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的主流技术[1],但PELD技术有学习曲线长[2]、需要熟练的经皮穿刺技术和良好的空间定位概念[1~3]、有反复C形臂X线下透视定位增加......

    作者:邱鹏程;潘略韬;邱鹏远;刘剑芬;梁国滔;朱芳 刊期: 2017- 11

  • CT引导下椎间孔内注射多柔比星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发病后的后遗症,该病多发作于中、老年病人.其临床症状为局部跳痛、刺痛、灼痛、刀割痛,或持续性或阵发性,病人的日常生活、精神状态、睡眠等均受到严重影响[1].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并不明确,因此临床治疗效果不如人意.治疗带状疱疹时,虽然皮疹消退,但局部神经痛依然存在,一般发病人群中有20%的病人会遗留......

    作者:阿孜古丽·卡斯木;谢仁古丽·阿皮孜;迪丽白尔·塔力甫江;王德全 刊期: 2017- 11

  • 粤蒙两地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比较研究

    疼痛已被列为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1],持续的疼痛会对病人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2].众所周知,ICU病人病情危重,除了遭受与疾病本身有关的疼痛,还要遭受与为了维持和恢复生命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关的疼痛.而疼痛研究的概念发生了两次转变,一是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二是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3],与其他科室病人相比,许多ICU病人无法进行清晰地......

    作者:陈晓燕;成守珍;周丽华;吴卫红;张利鹏 刊期: 201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