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本刊的方针及任务是贯彻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交流有关疼痛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的预防治疗方法,以便促进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使国际疼痛医学界通过每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及时了解中国疼痛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国际交流。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各科医务工作者和研究疼痛原理的科研、教学工作者。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国际刊号:1006-9852
- 国内刊号:11-37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三种口径电极双针射频蛋清热凝物形态分析
林建;樊碧发;槐洪波;李静;陶高见;朱丹
关键词:双针电极射频, 蛋清实验, 热凝形态
摘要:目的:双电极射频热凝术用于治疗骶髂关节痛和盘源性疼痛等病痛时,效果明显优于单电极射频热凝术.在能形成有效连续热凝的前提下,双针间距越大,适用的病患也越广.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双极射频模式下不同口径电极针形成热凝物的形态,了解双极射频作用范围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可视性好的鸡蛋清作为热凝介质,选用5mm等长工作端(active tip)而口径分别为22G、21G及20G的成对Baylis射频电极针,按从2mm到16mm的以2mm等差间距平行排列深入在鸡蛋清中,给予90℃的射频热凝180s,并重复5次.对形成的热凝物表面形态摄像记录和图像数据分析.结果:22G针、21G针和20G针分别在8mm、12mm和14mm的电极间距下形成长的带状热凝(strip thermoset),其大热凝面积分别为88.70 mm2、118.15 mm2和135.00 mm2.三种口径电极针随电极间距增大而形成热凝物长度增大的同时其大宽度及电极外侧热凝物长度未随电极间距增大而明显增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当工作端长度相同时,增加电极针直径可增大形成带状热凝物的两电极的大间距和热凝物面积,但电极针外侧热凝物长度没有随间距增大而增加.这些结果对临床使用双极射频有参考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