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本刊的方针及任务是贯彻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交流有关疼痛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的预防治疗方法,以便促进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使国际疼痛医学界通过每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及时了解中国疼痛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国际交流。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各科医务工作者和研究疼痛原理的科研、教学工作者。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国际刊号:1006-9852
- 国内刊号:11-37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丘脑后核在偏头痛中的作用
胡冠群;张明洁;于生元
关键词:偏头痛, 中枢敏化, 丘脑后核, 痛觉超敏
摘要:偏头痛是常见疾病,它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流观点认为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激活有关,其中第二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脊束核和第三级丘脑神经元致敏为主的中枢敏化常造成皮肤痛觉超敏,它的出现常提示病程较长,预后较差.畏光是偏头痛中常见的伴随症状,一些研究表明,丘脑后核(posterior nucleus of thalamus,Po)接受来自硬脑膜的伤害性刺激,与偏头痛病程中产生的皮肤痛觉超敏密切相关.近年研究还发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投射汇聚至丘脑后核区域的硬脑膜敏感神经元,进而影响光调节过程.本文将就丘脑后核在偏头痛中的作用展开综述,以期对偏头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