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本刊的方针及任务是贯彻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交流有关疼痛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的预防治疗方法,以便促进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使国际疼痛医学界通过每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及时了解中国疼痛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国际交流。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各科医务工作者和研究疼痛原理的科研、教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出版部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98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41/R

邮发代号: 82-83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国际刊号:1006-9852
  • 国内刊号:11-37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肥胖与疼痛

    肥胖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或)分布异常的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是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近研究发现肥胖与多种疼痛疾病(腰痛、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偏头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研究肥胖与疼痛的相关性以及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周永慧;龚海宁;陶再晓;王思悦;王强 刊期: 2016- 04

  • 偏头痛实验动物模型的行为学评价

    偏头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是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公认的学说包括血管源性学说、皮层扩散性抑制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基因学说等.在这些学说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在造模前后出现的一系列行为改变是判断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之一.本文对不同偏头痛动物模型的行为学评价进行综述,发现评价偏头痛动物模型成功与否不但需要非特异性的指标,如疼痛、不安、情绪改变等引起的行为变化,也需要......

    作者:周莉;蔡秀英;倪健强 刊期: 2016- 04

  • MKP-1和MKP-3与疼痛关系的研究进展

    MKP-1和MKP-3是MAPKs(P38、ERK1/2和JNK)的天然负性调节因子,对MAPKs的去磷酸化作用有重要意义.现已证实MAPKs分子信号通路是疼痛传导的相关通路之一,参与痛觉过敏的触发和维持.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干扰MKP-1和MKP-3的活性,调节MAPKs信号通路可以减少疼痛.MKP-1和MKP-3能有效缓解疼痛,未来极有可能成为新的镇痛药物靶点和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杨园园;石翊飒;周海娇 刊期: 2016- 04

  • 联合使用阿片类药物和苯二氮(草)类药物的风险警示

    在美国,阿片类药物和苯二氮(草)类药物的联合处方非常常见.虽然所有阿片类药物的说明书上都有类似“使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时,应谨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的警示,但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CDC)的数据表明,2012年每100名美国人中卫生保健专业人员为其开出了82.5张阿片类药物处方以及37.6张苯二氮(草)类处方.另外在美国药店出售多的25种药品中,其中就包括......

    作者:解轶声 刊期: 2016- 04

  • 鉴定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局部和下行输入来源

    感受痛觉和触觉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不仅仅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感觉刺激,还接受其他神经元的输入.然而,关于输入神经元的来源,至今没有系统地阐释.本实验旨在探讨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局部和下行输入来源.方法:(1)转基因小鼠:RΦGT小鼠表达Cre依赖性的rabies-Gprotein(狂犬病毒G蛋白).将RΦGT小鼠与Avil-Cre小鼠和Trpv1-Cre小鼠分别杂交,获得Avil-CreRΦ......

    作者:Zhang Y;智慧 刊期: 2016- 04

  • “超前镇痛”研究进展及麻醉中应用

    已知术中痛干扰手术的正常进行,而严重的术后痛更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机能康复.“超前镇痛”正是基于手术前施加一定的镇痛药物,通过影响伤害性信号的产生,传递及调控等过程,以求达到减轻术中痛和缓解术后痛目的.目前临床麻醉中能用于“超前镇痛”的药物主要有局部麻醉类药物、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MDA受体拮抗剂和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其给药方式常涉及多模式镇痛理念.本文就“超前镇痛”研究......

    作者:张倩;尤浩军 刊期: 2016- 04

  • 疼痛新定义有助于诊疗感觉神经系统损伤

    作者通过探讨IASP有关“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其发展为“疼痛是人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或异常刺激导致大脑不愉快情绪反应”的临床新定义,新定义的提出有利于明确临床疼痛医学的发展目标,引导临床疼痛医学诊疗方向.新定义有助于帮助我们理顺临床疼痛科的核心疾病及核心技术.......

    作者:卢振和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