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本刊的方针及任务是贯彻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交流有关疼痛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的预防治疗方法,以便促进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使国际疼痛医学界通过每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及时了解中国疼痛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国际交流。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各科医务工作者和研究疼痛原理的科研、教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出版部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98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41/R

邮发代号: 82-83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国际刊号:1006-9852
  • 国内刊号:11-37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年第4期文章
  • 多瑞吉、镇痛泵预防介入栓塞术后疼痛的临床比较

    动脉介入栓塞术后所引发的栓塞后综合征包括发热、疼痛、恶心、呕吐和局部组织脏器的功能减退.其中疼痛多认为是栓塞治疗后组织器官的缺血、水肿和坏死所致[1].以往对介入术后疼痛多采用止痛药物对症治疗,我们曾采用多瑞吉(Durogesic,芬太尼透皮贴剂)在介入栓塞术前12小时提前应用以预防栓塞术后疼痛的发生和缓解疼痛程度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2].但是,由于多瑞吉缓释剂型的特点不能完全满足短时间剂量调......

    作者:高文斌;尹良伟;王丽双;王蕾;梁学卫 刊期: 2004- 04

  • 高浓度低容量布比卡因PCEA用于晚期癌痛

    晚期癌痛的痛因复杂,有时并不能被三阶梯止痛所解决.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常成为必要的补充.但常规低浓度-大容量局麻药配方却因平面广、循环影响大、时效短、单盒药液寿命短而不尽人意.为此,本文观察了晚期癌痛PCEA时高浓度低容量布比卡因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冰;孙建良;侯健;郑汉光;谢国水 刊期: 2004- 04

  • 皮内注药治疗疱疹后神经痛28例疗效分析

    临床开展皮内注药治疗遗尿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及内脏痛[1],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尤其是PHN,经过几年摸索,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机制尚不清楚,经动物实验初步探讨其疗效机制[2],可能与皮内神经末梢到脊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神经细胞的上行轴浆流通道有关,现将1997年6月~2002年12月随访资料完善的28例皮内注射地塞米松或泼尼松龙复合液治疗PHN的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章云海;周震球;曾因明;李小明;耿祝生;赵琳;张立丰;张励才;曹俊平 刊期: 2004- 04

  • 溶栓解痉综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亦称Buerger's病,是一种主要累及末梢中小动脉的器质性疾病,以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病变为主,主要侵袭四肢中小动脉,以下肢多见.后期偶见静脉受累者.其支配区内神经、肌肉和骨骼等均可出现缺血退行性变化,常伴有病变区域的剧烈疼痛和坏死.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我们1997年5月~2000年11月对4例Buerger's病Ⅱ-Ⅲ期患者试用尿激酶动脉灌注+交感神经节阻滞+活血化瘀治疗,取得较好......

    作者:张达颖;张学学 刊期: 2004- 04

  • 脑损伤、颅内手术后出现腰、臀、骶尾、腿痛的处理--附625例

    颅脑损伤是基层医院神经外科的主要病种之一.有部分脑损伤和开颅手术后病人近期内(15天内)出现较剧烈的腰臀部、骶尾部及大腿后部疼痛.由于其发病率不高,尚未引起人们重视.临床上常给予止痛药物治疗或针灸、理疗、按摩等,治疗效果均不满意.我科自1990年2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各种开颅手术病人2762例,脑损伤未手术病人12606例;其中有625例出现腰臀部、骶尾部、大腿后部疼痛,经作腰椎管穿刺放出血性......

    作者:丁常云;林斌;刘盛君;龚斌 刊期: 2004- 04

  • 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和小剂量氯胺酮镇静/镇痛的临床观察

    局部麻醉是整形外科短小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手术时的疼痛、恐惧和焦虑不仅对病人造成严重的伤害,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范围.近年来,随着新型短效镇静药物的发展,镇静技术日趋成熟.镇静技术用于局麻手术不仅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消除病人的恐惧、焦虑及对伤害性刺激的记忆,同时具有使用方便、可控性强以及麻醉成本低等优点,在整形外科手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本文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和小剂量氯胺酮......

    作者:刘慧丽;邓晓明;罗茂平;肖文静;唐耿志;胥锟琳;薛富善 刊期: 2004- 04

  • 甘丙肽参与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

    甘丙肽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内,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甘丙肽在脊髓、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等部位都有镇痛作用.我们实验室应用神经药理学、电生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深入地研究了甘丙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本文参考国际上相关的新资料并结合我室近几年的实验结果,从行为药理学、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等方面介绍了甘丙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镇痛作用和机制.......

    作者:孙衍刚;于龙川 刊期: 2004- 04

  • 颈性眩晕

    眩晕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复杂,它涉及耳鼻喉科、神经科、骨科、眼科、内科等多个学科.若患者主诉以眩晕为主并伴有颈部不适,则应考虑并排除颈性眩晕、良性发作性体位眩晕症(Benignparoxysmalpositionvertigo,BPPV)、外淋巴瘘、耳蜗迷路震荡、偏头痛性眩晕、中枢性和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1],可见其复杂性.本文就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做一个简要综述.......

    作者:于红;吴文闻;侯树勋 刊期: 2004- 04

  • 实验性三叉神经痛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实验性三叉神经痛的研究概况.三叉神经痛病因仍不明确,至今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假说,中枢性假说认为三叉神经痛可能为脑干感觉性痫性发作,周围性假说认为三叉神经受到微血管压迫等刺激或脱髓鞘所致.本文主要叙述了三叉神经痛的可能病理生理机理及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并对各种造模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作者:丁丽华;于生元 刊期: 2004- 04

  • 针对儿科癌症痛的治疗措施--采访儿科医生Dr.McGrath

    调查表明,目前全世界患癌症的儿童中有25%死于该病或其并发症.癌症晚期往往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如何有效地评价和缓解疼痛,这是家长、医院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作者就该问题对儿科专家PatriciaMcGrath进行了专访.......

    作者:王锦琰;罗非 刊期: 200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