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本刊的方针及任务是贯彻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交流有关疼痛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的预防治疗方法,以便促进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使国际疼痛医学界通过每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及时了解中国疼痛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国际交流。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各科医务工作者和研究疼痛原理的科研、教学工作者。

首页>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国际刊号:1006-9852
  • 国内刊号:11-37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年第07期

不同针间距及角度双极射频猪肝的热凝物形态分析

刘立伟;薛朝霞

关键词:双极射频, 猪肝, 热凝物
摘要:目的:通过对双极射频热凝(radiofrequencythermocoagulation,RFTC)在不同针间距及角度时所形成的热凝物进行形态分析,以期为疼痛病人进行RFTC提供参考.方法:两支20 G射频针在针间距10 mm、14 mm、18 mm、22 mm时分别以0°、30°、60°、90°、120°排列,在阶跃温度模式下,开始温度65℃、阶跃温度10℃、阶跃时间30 s、终温度85℃、工作时间180 s对新鲜猪肝进行RFTC,总共4次85℃,180 s循环,每组重复5次.后对热凝物形态进行分析.结果:两电极在间距10 mm、14 mm时以0°、30°、60°、90°、120°,间距18 mm时以0°、30°、60°,间距22 mm时以0°、30°形成带状热凝物.结论:针间距大14 mm时角度不超过60°以及针间距18 mm时不超过30°的穿刺参数对临床使用RFTC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