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本刊的方针及任务是贯彻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交流有关疼痛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的预防治疗方法,以便促进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使国际疼痛医学界通过每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及时了解中国疼痛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国际交流。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各科医务工作者和研究疼痛原理的科研、教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出版部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98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41/R

邮发代号: 82-83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国际刊号:1006-9852
  • 国内刊号:11-37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年第1期文章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内源性疼痛调制与术后疼痛的相关研究

    研究发现人体自身调节疼痛的能力(即内源性疼痛调制)与临床中疼痛和镇痛敏感性存在相关性[1],如慢性疼痛患者普遍存在内源性疼痛功能弱化的现象[2],术前的内源性调节能力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存在显著相关[3].ClaudiaM等报道,不同的种族疼痛敏感性和内源性疼痛调节能力存在差异[4],我们前期的研究也发现,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在实验性疼痛和术后疼痛程度方面均存在差异,那么内源性疼痛调制在这两个民族......

    作者:柯雪茹;雷波;赵莉;王明春;曹兴华 刊期: 2016- 01

  • 脉冲射频治疗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脉冲射频作为一种微创疼痛介入治疗技术,虽然在国外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史,但在国内依然未被广大疼痛科医师认可.脉冲射频初被应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而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用于伤害感受性疼痛治疗的临床疗效报道,逐渐成为脉冲射频领域的新热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脉冲射频的治疗将更加规范、脉冲射频的机制将进一步明确,有望成为疼痛科医生有力的治疗手段.......

    作者:任浩;罗芳 刊期: 2016- 01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研究进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疼痛顽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以促进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调整为主要方向,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也有很大差异.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取得的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翟志超;刘思同;李慧莹;刘金锋 刊期: 2016- 01

  • 疼痛和抑郁共患机制的研究进展

    疼痛和抑郁常常发生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尤其是在初级诊疗场所中,患者常常仅呈现出躯体的症状而其抑郁的情绪往往被忽略.另一方面,精神病学专家也并未过多关注抑郁症患者的躯体表现或疼痛症状.尽管一些共同的神经生物学通路被提出,但是人们却尚未完全弄清楚抑郁和疼痛之间的关系.本篇综述将总结新的疼痛和抑郁共患的知识,包括二者发生发展中同时被激活和改变的解剖学结构,同时被激活的神经环路以及神经化学物质,从而提升心理......

    作者:谢晓燕;张娟;赵莉 刊期: 2016- 01

  • 神经病理性疼痛介入治疗循证指南:脊髓电刺激、静脉输注、硬膜外注射和神经阻滞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功能紊乱而造成的.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关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显著增多,但是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凭借药物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为了指导临床实践,许多协会与组织均创建了很多评估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有效性的标准,此外关于评价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介入治疗的指南过剩.因此,加拿大疼痛学会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对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的临床......

    作者:Mailis A;卫琰 刊期: 2016- 01

  • 转录调节因子PRDM12对人类痛觉产生至关重要

    痛觉是生物进化过程中保留的一种预警机制,能警告生物环境中的危险和潜在的组织伤害.然而,疼痛(尤其是慢性痛),困扰着数以万计的患者和临床医生,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对于疼痛发病机制的研究是一项迫切和艰巨的任务.PRDM蛋白属于一种表观遗传调节因子家族,控制神经分化和神经形成.本研究从先天性无痛症(CIP)家系入手,研究PRDM12蛋白是在痛觉中的作用.结果:(1)PRDM12突变的鉴定.对家庭A进......

    作者:Chen Y C;张建 刊期: 2016- 01

  • 疼痛信号外周神经转导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外周伤害性刺激如炎症、损伤等经由初级感觉神经元加工变成电化学信号传递到脊髓背角.伤害性信息再经过脊髓背角的精细加工整合上传到高级中枢相关脑区,终形成痛觉.本文主要阐述初级感觉神经元对炎症、损伤等致痛刺激在其外周末梢的感受、转导、换能以及在神经干上的传导和神经元胞体的整合过程及其所包含的复杂的分子生物学作用程序.在初级感觉神经元水平深刻理解疼痛信号的分子机制,对寻找精准有效的治疗慢性疼痛的分子作用靶......

    作者:宋学军 刊期: 2016- 01

  • 主编寄语

    回顾2015年,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刊出的是第21卷,月刊每期80页,全年960页,约相当于200万字.全年发表论文261篇,其中综述论文与原始论文之比约为1∶5.在原始论文中,基础论文与临床论文之比约为1∶3.在临床论文中,涉及的疼痛种类依次为神经病理性痛,癌症痛,头面痛,颈腰痛,软组织痛;涉及的治疗手段依次为微创介入治疗,麻醉与镇痛,脊柱内镜及其他有关治疗方法的研究.......

    作者:韩济生 刊期: 201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