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本刊的方针及任务是贯彻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交流有关疼痛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的预防治疗方法,以便促进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使国际疼痛医学界通过每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及时了解中国疼痛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国际交流。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各科医务工作者和研究疼痛原理的科研、教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出版部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98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41/R

邮发代号: 82-83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国际刊号:1006-9852
  • 国内刊号:11-374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年第9期文章
  •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脊椎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的影响

    脊椎手术患者术后会有持续性的疼痛,易引起机体内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而影响术后健康的恢复,可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不自主运动等不良情绪和症状,造成二次损伤,因此为脊椎手术患者提供可靠的术后镇痛具有重要意义[1].以阿片类镇痛药为主的病人自控镇痛(PCA)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发生率较高.韩济生等将对穴位直通原理和低频电刺激参数的研究与电子科技结合发明了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Acupoin......

    作者:刘建国;王海燕;韩冲芳;张嵘 刊期: 2015- 09

  • CYP3A4*18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OPRM1 A118G相互作用对胃癌患者术后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

    芬太尼是临床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其镇痛效应的个体差异非常大,研究表明30%~95%的药物反应和处置的个体差异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1].μ阿片肽受体是阿片类药物镇痛的主要作用靶点,由μ阿片受体基因(OPRM1)编码.OPRM1基因一号外显子区域A118G位点的突变是常见的功能性突变.有研究报道OPRM1A118G突变与术后患者芬太尼的镇痛效应有关[2,3],但也有研究发现二者无相关[4,5].体外研......

    作者:唐永忠;廖琴;张帆;陈道瑾;李莉;汪赛赢;欧阳文 刊期: 2015- 09

  •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评估和诊疗现状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alignantneuropathicpain,MNP)是全球疼痛治疗的难题.随着抗癌技术的不断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同时癌性疼痛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有报告显示临床医师对MNP的认知不足、评估不准确及治疗措施选择不当往往是造成癌痛患者镇痛不足的重要原因.本文就MNP的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评估及治疗现状等进行综述,旨在为完善MNP的评估和诊疗提供参考.......

    作者:卢帆;宋莉;刘慧 刊期: 2015- 09

  • 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部器官移植手术后镇痛的进展

    腹部器官移植术后的疼痛会对患者产生多种不良影响.研究报道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参与多模式镇痛用于腹部器官移植手术,可减少镇痛药全身应用的副作用、避免椎管内阻滞的并发症,既能减轻患者疼痛,又能保证患者安全.本文旨在就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部器官移植术后多模式镇痛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莞盈;丁文刚;李文志 刊期: 2015- 09

  • 氢吗啡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HM)是一种半合成的阿片类受体激动剂,是吗啡的衍生物,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u阿片类受体起到镇痛作用.1921年HM首次在德国合成,1926年引入临床应用,讫今已有90余年历史.目前已广泛应用癌痛、急慢性疼痛等临床方面.......

    作者:燕琳;张传汉 刊期: 2015- 09

  • 儿科疼痛与安慰剂: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结果综述

    实验室对安慰剂效应的研究已经为这些神经社会心理现象提供了丰富的证据,安慰剂效应能导致行为变化和疼痛相关症状的改善.安慰剂研究是暗示机制研究,儿童如何形成安慰剂效应以及能形成多大程度的效应目前尚不可知.一方面,临床研究证据表明,安慰剂反应存在于各种儿科疾病,例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哮喘、特应性皮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自闭症、抑郁症、癫痫、高血压和晕厥.另一方面,安慰剂机制是否只对成人有效,而对儿童......

    作者:文毅 刊期: 2015- 09

  • 三叉神经痛治疗进展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面部疼痛的常见病因,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难以忍受,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有多个临床科室可以开展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多样,各方法适应症的选择上尚无统一标准,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就对三叉神经痛常用治疗方法的机制、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做一综述,以便参考.......

    作者:翟志超;刘金锋 刊期: 2015- 09